知青回忆:婚礼上,新娘说的一个故事
2009年09月24日 18:20凤凰网知青 】 【打印共有评论0

作者:丹枫白鹭 来自:黑龙江凤凰山农场知青点

下乡几年后,一次春节回家的时候,有同学说,下乡到宁波的阿林同学要结婚了。

我们几个分别去了江西、安徽和黑龙江的要好的同学,互相地转告、商量后,觉得应该去婚礼上祝贺一下。

于是,在正月初五那天,我们一帮同学赶到阿林家里,出席当晚在阿林家里举行的婚礼。 那时的婚礼,在大革文化命的年代,在“移风易俗”的口号下,是再简单不过的了。新郎新娘唱几首革命歌曲、来几段样板戏唱段也就结束了。

但我们几个同学看着这位陌生的漂亮新娘,觉得很奇怪,这么木呐的阿林,怎么会认识她的?于是,我们几个同学起哄,要不善言词的阿林说说恋爱经过。

阿林的脸红一阵、白一阵地欲言又止,倒还是这位我们陌生的新娘爽快,一把拉过阿林,说道:我来说吧。于是,就有了下面的故事:

去年的春末夏初,邻村的新娘小馨,也是上海投亲靠友下乡的知青,得悉阿林所在的邻村今晚放映露天电影《多瑙河之波》从小喜欢看电影的小馨,不顾一天的劳累,晚饭后便一个人匆匆赶去看电影。从小馨的村庄到阿林的村庄,虽然相隔8里多路,但却要翻过一座山,在山的那一边。 等到电影放映结束,时间已经快10点了,小馨看着起风的天气,急急地往回赶。

当她走到半山腰的时候,天开始下起雨了。小馨看着漆黑的夜,心里有点害怕,冒着雨点脚步更是加快了不少。风开始增大了,摇晃着山路旁的大树,发出沙沙的响声,树冠象一个个恐怖的怪物,黑黝黝地晃动,小馨越来越怕,不顾一切地拼命赶路。拐过一个路口,小馨突然发现前方有灯光,于是,她急忙赶过去一看,原来是一座破庙。

小馨想先避避雨,于是,她推开门……只见里面有一个人在油灯下看书。看书的人发现有人进来,便警惕地问:是谁?一边急急地把书往身后藏。小馨定睛一看,是一位男青年,看样子也是一个下乡知青。

原来这就是阿林。

当时,阿林因为不谙农活,村里就派他到山上来守林,防止有人偷砍树林。这虽是个轻巧的活,但因为要单身一人在山上,一般农民不愿意干。于是,阿林就提出,由他来干,他想,一是不累,二是可以看书。此刻,阿林也看到是一位女知青夜闯庙门,他站起身来,面对这位未曾谋面的陌生知青,心里顿时涌起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”的感觉:你这么晚了,到这里来做啥?小馨怯怯地说:“我是李村的知青,来王村看电影,回家晚了,又下起雨来,我,我想避避雨再走……”

阿林说:这雨越下越大,不知何时才能停啊?“那……你这里有伞么?借我用用,我明天就来还你”,小馨看着门外的雨对阿林说。阿林转身拿出一件蓑衣,我伞没有,只有一件蓑衣。小馨看着蓑衣,有点为难。迟疑地问,那你这里能不能让我过个夜啊,小馨面对这位知青,也许放松了几分紧张。阿林听小馨这么说,心里涌起一种怜悯的情感,说道:“只要你不嫌脏,这没问题。”说着,阿林招手领小馨走到一间小屋,指着一张简陋的小床对小馨说,要么你今晚就在我的床上睡吧,我在外面用茅草铺一下睡在外面,这里有一瓶热水,你洗洗休息吧。

说着,阿林递过一个暖瓶和脸盘,转身离开小屋。

小馨在黑暗中望着阿林的背影,心里十分地感激,心想,我连他的姓名都没问,就要睡在他的被窝里了。小馨没有洗脸也没脱衣,和身躺在阿林的床上,怎么也睡不着。眼睁睁地看着天花板。这是一座很破旧的小庙,在“破四旧”的浪潮中更是千疮百孔。雨越下越大,开始打雷了,轰隆隆地雷声从远处传来……突然,随着一道闪电过后,一个响雷在近处炸响,小馨在闪电中看到了庙里残破的菩萨的狰狞恐怖的面相,“哇”的一声惊叫起来。

睡在外面茅草上的阿林,听见小馨的惊叫声,带着手电筒冲进小屋,急急地问,出啥事情了么?小馨看见阿林进来,惊恐地一把抱住阿林说:我吓死了,你别走,陪陪我吧。 新娘说到这里,突然停住了。我们几位听得入神的同学异口同声地问:“没啦?”“没了”新娘对我们说,我们传身对阿林说,下回且听你分解吧。阿林红着脸说,她要和我结婚,我同意了。

好了,故事到这里该结束了。我交代一下几个花絮:一、小馨结婚4个月就生下了一个儿子,如今已大学毕业,在深圳的一家外资企业。阿林1978年考入浙江农学院,原在宁波市工作,现已退休,他和小馨一起去了深圳,在儿子身边。 多年后,我们在上海相聚,说起这段姻缘,有人说是老天,理由是那天如果没下雨,就不会有这段姻缘。有人说是菩萨,是菩萨的灵验成全了他们,还有人说是“老人家”,没有上山下乡,他们就不会相遇。各位,你看完这个故事,你觉得是啥呢?

 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:
  共有评论0条  点击查看
 
用户名 密码 注册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凤凰网保持中立。
     
作者: 丹枫白鹭   编辑: 刘延清
更多新闻
凤凰资讯
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